传统的建筑建造模式暴露出诸多问题,具体表现为技术水平落后、生产效率低下、质量通病突显等,与社会迅速增加的对建筑质量和规模的需求之间产生了突出矛盾。此外,我国的建筑业发展也很不平衡,大部分地区仍是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以高能耗促发展,生产和管理模式落后,实施工程人员素质偏低,可持续发展难以实现。
湿连接指预制梁、柱或在结合部利用钢筋连接或锚固的同时,通过现浇混凝土连接成整体框架的连接方式。干连接指采用螺栓、焊接等没有湿作业的连接方式。预制混凝土结构的干连接大致上可以分为预应力连接和混合连接。预应力连接通过张拉预应力筋施加预应力把预制梁和柱连接成整体。混合连接在预应力连接的基础上增加普通钢筋,利用其屈服来耗能,形成了预应力钢筋和普通钢筋混合配筋的连接。
将整栋建筑结构分解为几个板块,在工厂预制完成后运输到现场装组合而成的。预制的板块大小和尺寸依据建筑物体量、跨度、进深、结构及形式和运输条件而定。一般而言,每面墙体、每层楼板和每侧屋盖构成单独的板块。
轻型木结构房屋饰面装钉在大量的搁栅、墙骨柱之上,提供了附加的传力路径。木材重量轻、有较高的强度重量比。轻型木结构体系采用钉接节点,结构体系有好的柔性,在地震中吸收和耗散能量。
形状尺寸准确。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不易变形。立模和较高模具有可靠的稳定性。便于安放钢筋骨架。穿过模具的伸出钢筋孔位准确。固定灌浆套筒、预埋件、孔眼内模的定位装置定位准确。模具各部位之间连接牢固,接缝紧密,不漏浆。拆装方便,容易脱模,脱模时不易损坏构件。模具转角处平滑。便于清理和涂刷脱模剂。
6、装配整体式框架结构中,采用叠合梁时,次梁的后浇混凝土叠合层厚度不宜小于(C)。
1、当抗震设防烈度为(C)时,装配式钢结构建筑可采用隔振或消能减振结构。
2、高于(A)的装配式钢结构住宅、高于()的其他装配式钢结构建筑,进行风振舒适度验算。
“强柱弱梁”原则指使框架结构塑性铰出现在梁端的设计的基本要求。因为梁破坏属于构件破坏,是局部性的,正常情况下不会造成结构的突然倒塌而引发严重的次生灾害。而柱子是结构的主要受力构件,承担着竖向荷载并提供水平抗侧力,其破坏将危及整个结构的安全。
深化设计指从实际施工方面出发,对于原始图纸做细化调整,在实际开始施工前解决一系列问题。钢构件的深化设计图应根据设计图等有关技术文件进行编制,其内容有设计说明、构件清单、布置图、加工详图、安装节点详图等,设计深度应满足生产、运输和安装等技术要求。
1、按预制装配率可将装配式建筑分为:(局部装配建筑)、(低装配建筑)、(中等装配建筑)、(高装配建筑)、(超高装配建筑)和(全装配建筑)。
2、较为典型的装配式混凝土结构体系有:(装配式单层工业生产厂房结构)、(装配式多层框架结构)和(装配式大板结构)等。
3、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的连接方式可根据是不是真的存在(现场湿作业)分为整体式连接和干式连接。
(1)折流,主要手段包括屋面挑檐和集水装置的设计,折流目的是让雨水偏离建筑物表面,最大限度减少雨水渗入围护结构和建筑物内部的可能性。
(2)干燥,通过在建筑物外壳设立空气隔膜,利用蒸发扩散和气流运动防止潮气长时间凝结成水使木结构受潮,并避免为霉菌和木腐菌提供生存条件。
从20世纪60年代初-80年代中,我国装配式混凝土预制构件生产经历了研究、加快速度进行发展、使用、发展停滞等阶段。20世纪80年代初期开始,我国建筑业曾经开发了一系列新工艺,如大板、升板体系、预应力板柱体系、预制装配式框架体系等。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全国许多地方都形成了设计、制作和施工安装一体化的装配式建筑建造模式。装配式建筑和采用预制空心楼板的砌体建筑成为两种最主要的建筑体系,应用普及率达70%以上。到20世纪80年代末,装配式建筑的比例开始迅速下降,但是随着21世纪建筑工业化的需求,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的比例正逐年上升。
4、对于跨度大于8米的叠合梁应在在后浇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混凝土强度等级值的(100)%后,方可拆除底模与支撑。
5、3层以下的装配式钢结构建筑多采用钢框架、(冷弯薄壁轻钢)体系,4~6层的多层建筑多采用(钢框架)结构体系,7~10层的建筑多采用钢框架或(钢框架-支撑)体系;对于高层钢结构建筑,多采用钢框架体系、钢框架-支撑体系以及(钢框架-筒体)结构体系。
装配式建筑是指把传统建造方式中的大量现场作业工作转移到工厂进行,在工厂加工制作好建筑用构件和配件,运输到建筑施工现场,通过可靠的连接方式在现场装配安装而成的建筑。装配式建筑包含结构构件、外围护、内装和设备管线、“强柱弱梁”设计原则
对于高层钢框架-支撑结构住宅施工安装,首先完成基础混凝土施工。之后进行钢柱安装以及柱间支撑安装。完成柱安装后进行梁安装与楼板临时支撑架设。完成结构安装后进行现场焊接节点防腐处理,刷防火涂料或被覆。之后进行外围护部件安装,大型集成式部品安装等。最后进行外门窗安装,设备管线系统安装以及内装修。
1).实施工程质量提高。装配式建筑在工厂里预制,提高住宅整体的安全等级,防火性和耐久性。
3).建筑品质提高。装配式建筑可实现室内精装修工厂化,在工厂进行建筑模块加工。
4).文明施工,安全管理。大量作业移到工厂,现场工人少,减少了现场安全事故发生率。
6).新工艺、新技术的集成和应用。有利于管线集成布置,减、隔震装置的布置安装。
2).设计的环节按现浇结构设计,然后拆分预先制作的构件,忽略了标准化设计的思路;
(3)排水,通过屋面及水平构件的斜面设计,包括增设排水层,油毡,呼吸纸等防水卷材,使水在重力作用下流出房屋,避免外界的雨水侵入内部结构。
(4)使用耐久材料,结构重要的地方需要用高性能防腐木材来提高关键构件的耐久性。
当建筑工程完工使用1年时,应做全面检查。之后每隔3至5年进行全方位检查。检查项目包括防水、受潮、排水、消防、虫害、底蚀、结构组件损坏、构件连接松动、用户违规改用等情况。对不符合标准要求的内容,应组织实施一般维修。对一般维修无法修复的项目,应组织专业实施工程单位进行维修、加固和修复。
2、为啥说装配式建筑是建筑工业化的途径之一而不是全部?建筑工业化发展还有哪些途径?
3、如何理解装配式建筑“可靠的连接方式”,在装配式建筑中主要的连接方式有哪些?
6、钢框架-支撑体系中,可选用(中心)支撑、(偏心)支撑和(屈曲约束)支撑等,不同的支撑布置会产生不同的效果。
7、装配式木结构是采用(工厂预制)的木结构组件和部品,以(现场装配)为主要手段建造而成的结构。
8、装配式木结构建筑的工厂预制主要有(构件预制)、(板块式预制)、(模块化预制)和(移动木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