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预制板楼房,就是在上世纪70、80年代建造的老房子,主要是把水泥浇灌进事先做好的建筑构件模具里面,等风干之后,再拉到施工现场进行拼装。
据传,这种生产的基本工艺来自苏联。其优点是建造成本较低,而且建造的速度快,能很快满足大家对住房的需求。但缺点是隔音、隔热、防水能力较差。
在福利分房年代,依靠政府、单位出资建设住房。受限于资金、规模、建筑水平等因素,其建设速度远远落后于日渐增长的住房需求,矛盾突出。而预制板的成本、效率优势适逢其时,在上海试点成功后,迅速在全国推广。
70年代开始,一直到20世纪末,建设完成了大量预制板楼。很多80、90后对儿时家的回忆,都是这种预制板楼。
虽然预制板楼房在极短时间内满足了人们的住房需求、快速缓解了住房矛盾,但同样也存在着五大危害。然而令人奇怪的是,这些危害不仅会影响到人们的居住体验,甚至有的还存在极大的安全风险隐患,那么,为什么到现在为什么预制板楼房还不能全面拆除呢?4个原因太现实:
预制板是空心结构,而且没有钢筋做加固。一旦遇到地震,极易断裂。同时因为预制板普遍宽度只有不到2米,数量多,断裂之后容易直接分散掉下,对人导致非常严重身体伤害。
汶川大地震中,出现坍塌的楼房大都是预制板楼,对老百姓造成了极大的生命财产损失。
预制板宽度小,需要多个板拼接,中间存在大量缝隙。地基下沉很常见,而且会持续多年。一旦下沉,预制板产生移动,导致缝隙挤压,覆盖其上的水泥层随之出现裂缝。
此外,预制板地基沉降带来的开裂,若无法及时修复,有可能产生渗漏。一旦漏水,导致楼下邻居受到损失,需要承担对应的赔偿和维修责任。
由于材料和工艺的原因,预制板房的墙壁很薄,隔断不了外面的噪音和温度,不断地遭受周围的各种噪音打扰;同时夏天很热、冬天很冷,严重影响居住的舒适性。
预制板挨个搭建,要求室内大部分墙体都需要负责承重。早期的房子户型结构设计和现在的流行标准差异大,一旦想要进行重新装修,因承重墙不能拆除,基本无法改变结构。
过去很多预制板房的户型设计并不符合现代需求。窗户和门通常较小,缺乏足够的空气流通,导致空气污染和环境潮湿。
而且有些多户共用一个楼梯的连廊式住宅形式,可能没有独立卫生间和厨房,也没有垃圾桶和清洁工具,外部环境卫生糟糕。
一直以来,人们都渴望预制板楼房能够全面拆除,尤其是汶川地震爆发以后,出于自身安全考虑,大家都希望采取这样的形式对预制板楼房进行处置。
如今,跟着时间的推移,很多一字板楼房已经越来越老了,但全国并没有启动全面拆除工作,这背后主要有几个方面的原因:
其实,除了70年代建造的预制板楼房,如今很多慢慢的变成了危房以外,不少80年代建造的预制板楼房其实多为钢混结构,安全使用年数的限制标准超50年,实际可能达到70年。这也就说,有不少预制板楼房还未达到需要拆除的危房标准。
长达30年的时间内,为缓解住房矛盾,兴建了大量的预制板楼。现存的40年左右的居民住宅基本都是此结构,可以占到存量房约20%左右的份额。
对老房子进行拆迁,不仅要涉及到赔偿问题,还要涉及到安置房等政策问题,这样一些问题无法快速解决,就只能按照城市的规划循序渐进去落实。说白了,宜缓不宜急。
过去,大面积拆迁不仅很好的解决了居民的住房品质问题,同时也推动了房价的上涨。而如今房价居高不下,如果大批量的拆对房价的影响将不可估量,这显然不符合我们目前的求稳政策。
从2015年开始,随国家对房地产态度的转变,城市发展需要的土地,从规模性的棚户区拆迁逐渐转向多主体供应。
此外近两年,尽管房地产市场进入了整体低迷,但是国家依然宣布把旧改作为首选,继续扩大旧改范围,在这种政策的指导下,预制板楼房可能面临的是修缮改造,而非拆除重建。
写在最后,考虑到老房子跟着时间的推移,确实存在老化等一系列的问题,我们的建议是:
建议成立专业的质量检验团队,对历史遗留的这种楼进行仔细的检测,并设置等级标准,及相应的解决的方法。比如某个等级要拆除、某个等级需加固等。如此一来,就能更快解决老房业主们对预制板楼房的担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