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海网6月30日讯(海峡导报记者 郑丽金)近日,导报推出“向头顶上的噪音宣战”话题,引发众多市民和网友关注讨论,不少市民拨打导报新闻热线诉说他们遭遇到的楼板噪音烦恼,导报记者也到市民家中走访调查,报道了多位市民遭遇的楼板噪音经历。导报记者还采访了市民、律师和厦门市物业管理协会,探讨楼板噪音的解决方法。
若遭遇了楼板噪音,楼上楼下居民分别该怎么样处理?为此,导报记者正常采访了厦门市思明区政协委员、民盟厦门市委会经建委副主任、中建海峡厦门中建东北设计院正高级工程师黄伟鹏,我们来听听他的看法和建议。
楼板噪音与楼板的厚度、楼面装修做法、楼上居住者生活小习惯及楼下居住者敏感度密切相关。
早期住宅楼板普遍设计10厘米左右,且楼板装修未采取任何隔音措施。2018年颁布的《福建省住宅设计若干技术规定》要求住宅楼板的厚度不小于12厘米。2014年颁布的《福建省绿色建筑规划设计规范》提出了楼板装修采用5mm厚减振垫夹层或16mm厚木作地板的做法,同时板底可采用隔音吊顶,计权标准化撞击声压值达到65db左右,以满足绿色建筑的标准要求。
实际工程中仅有有可靠监督的精装修房满足规定的要求,大量毛胚房由业主自行装修,一般未采用减振垫或木地板偏薄。对于新近投入到正常的使用中的精装修住宅,若经专业检验测试楼板噪音超标,可找开发商问责。
若遭遇楼板噪音,居民应友好协商解决。楼上居住者为出租户,可协商限定住户年龄、职业和生活小习惯。楼上为业主自住,可协商采取局部装修改造等方式,同时楼下住户也要加强身体锻炼,将注意力有效转移。楼下居民可安装隔音吊顶,下水管包隔音棉。楼上住户新装修,应在混凝土板基层上铺设减震垫或采用厚木作地板,已入住的可在现有地面增设木地板。
针对《因为深夜噪音 楼上楼下反目》(详见《海峡导报》6月27日06版报道)李先生家遭遇的楼板噪音问题,该房屋建成于1990年代,建设标准低,已无从找开发商问责。建议两住户友好协商,共同出资,楼上为出租户,可协商要求对住户的年龄、职业和生活小习惯做出限制;楼下居民可在板底安装隔音吊顶,可在下水管上包隔音棉,楼上住户可在现有地面增设木地板。返回搜狐,查看更加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