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很多老一辈的人来说,对于预制板房可能并不陌生。但随时代的发展和建筑工艺的进步,这种建筑模板已经被彻底地舍弃。那么,时间进入到2022年,对于留存下来的预制板房又将做何处理呢?住建部已经给出了答案
预制板是早期建筑的楼板,由于材料是在预制厂事先按照标准加工完成的,所以叫预制板。我国的预制板房一般都是在1985年以前修建的,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之下,预制板房省时、省力的施工某些特定的程度上满足了中国人的住房需求。
但是,预制板房同样存在着弊病。那就是虽然理论上的寿命能达到70年,但在现实诸多因素的影响下,可能只有40年左右。并且预制板房不具备抗震功能,也只有少数的材料和结构强度来应对房屋的自然下沉,这就会带来显著的住房安全风险。
答案是棚改政策,从2009年开始,国家为解决城镇贫困人口的住房问题,推出了棚改政策,2015年,棚改政策又发生了显著的调整,货币安置的比重和顺序优于实物安置。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之下,“拆迁”也成为了一夜暴富的代名词。
但进入到2022年,国家的政策已发生了改变,“旧改”加入成为了解决预售板房问题的新选项。根据住建部2021年发布的《关于在实施城市更新行动中防止大拆大建的通知》中指出,目前的城市更新将以“旧改”为主。
根据《通知》的精神,旧改大致上可以分为3类情况:基础设施提升、改善住房品质和提升住房品质。每一类情况的侧重点不一样,但都有一个共同的原则,那就是禁止像过去一样进行“大拆大建”式的改造。这也同样说明,我国持续了10几年的“棚改”政策,正式迎来了收尾阶段。
“棚改”政策对于改善城镇贫困人口的住房水平的确有巨大的帮助,截至2018年,我国因为这项政策受益的人群数量达到了1亿人。但同时,“棚改”也是一把双刃剑,对社会经济有很大的负面影响。
答案是推高房价,自从棚改在2015年进行改革,推出货币安置优先的补偿方式以后。大量的货币资金发放到拆迁户手中,有了钱,他们第一件事情就是要解决住房问题。所以,棚改的资金也源源不断地流向了楼市,将房价推到一个更高的水平。
2014年,中央银行提供给地方政府的PSL(抵押专项贷款)余额为3831亿元,到了2018年,这一数字已经暴增至3.37万亿元。可想而知,流入楼市的资金规模有多么的庞大。
并且,楼市火热之下,卖地收入在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中的占比慢慢的升高。目前全国卖地收入占地方政府财政总收入的比重已超越了60%。地方财政和房地产的捆绑,也使得中央政府的楼市宏观调控政策受到了很大的影响。已经到了不得不做出改变的时候了。
事实并非如此,今年虽说对预制板房的处理主要以“旧改”为主,但住建部下发的《通知》中也留下了一个窗口。那就是,今后仍然会有20%比重的老房子会被继续拆除。但对于很多人来说,碰到以前那种“一夜暴富”的机会的概率也会出现显著的下降。
这是一种好的现象,强大的国家经济实力不是依靠着一栋栋高楼来体现的。国家对楼市的宏观调控政策,也将使社会的投资热点从这一领域进行“撤退”,转而使资金聚集在其它的产业链条上。
就目前的情况去看,楼市已经迎来了显著的拐点,前4个月,我国地产百强房企的销售目标只完成了不到50%。隆冬将至,无论是房企、金融机构还是我们居民个人,都要做好充足的准备。
预制板房在特殊的时代背景之下为解决中国人的住房需求提供了巨大的助力,但随时代的发展,曾经的预制板房慢慢的变成了了老旧建筑,到了必须改造的时候了。根据住建部的《通知》,今年对预制板房将以“旧改”作为主要方式,大拆大建式的改造慢慢的变成了了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