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肖亮升)20世纪70、80年代,预制板住宅以其造价低、重量轻、适合批设生产、容易大面积搭建的优势在全国推行,成为当时主要的建筑工艺形式。2008年汶川地震,灾区预制板房几乎无一幸免,其惨状令人触目惊心。近年来,城乡预制板房倒塌致人伤亡的案件时有发生。预制板楼房安全问题在全国引起了较大关注,对于预制板房的更新改造慢慢的变成了了城市更新和安全提升的重点难点。
“预制板的楼房最高年限只有50年。随着老旧预制板房常规使用的寿命逐渐临近,楼房年久失修而且建筑质量低,风化腐蚀现象严重,房屋内外破损、漏水,墙体开裂、墙体成片脱落等都会存在,部分楼房已成为危房,随时有倒塌的风险,严重影响居民的居住安全。”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政协副主席区捷呼吁,加快城镇老旧预制板房更新改造,保障人民群众居住安全。
区捷调研了解到,当前我国部分城市曾开展预制板房自主改造尝试,如上海、厦门等地积极探索产业开发、自主更新等改造模式,但是受制于城市开发容量和拆迁费用等因素制约,国内预制板房更新仍处于探索和起步阶段。
“为确保老旧小区人民群众居住安全,应出台有关政策鼓励城市对预制板楼房进行自主更新。”区捷建议完善对全国预制板房安全监测,由专门的检验判定单位对预制板楼房做多元化的分析和判断,对现存房子的状况做分析,结合危险程度等制定具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有计划地开展拆迁重建或者加固,尤其是学校、医院等公用楼房仍使用预制板楼的,将其优先列入拆除重建计划。
区捷还提出,将预制板楼房改造纳入老旧小区改造项目,参照棚户区改造的用地、财税、金融、补贴等政策给予政策支持,做好政策配套衔接。同时,合理引入市场机制,完善参与路径,给予改造政策优惠,以合理开发地下空间、增高楼层等方式,减轻居民自主改造负担,由政府、市场和居民一同承担改造费用,共同建设美好家园。